一、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特征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: ( 1 )产品卖不动,使劲搞促销,销售费用上升,利润减少; ( 2 )存货积压,降价甩货,同时放宽信用政策,毛..
18190160090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:2022-10-11 热度:
一、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特征
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:(1)产品卖不动,使劲搞促销,销售费用上升,利润减少;(2)存货积压,降价甩货,同时放宽信用政策,毛利率下降,应收账款大幅增加;(3)企业开始亏损,现金流入不足,四处借款,财务费用增加;(4)企业未能成功转型,也没能迎来市场的春天,开始减员增效;(5)银行逼债,无奈转让重组。
创办企业大体的经过都是利润越来越薄,再加上不敢创新,追兵则越来越多,最后只能在红海里挣扎了。血拼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企业会活不下去,只有那些注重管理、关注成本,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的企业能笑到最后。当然也有一些老板眼光独到,能找到一片蓝海,但这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做到,而且蓝海不会永远存在。
企业扩张之初,往往痴迷于规模,会忽略效率。首先是不断招人,人招来后有没有达到以往的人均产值,一开始并没有人在意。成本费用支出也是如此,等额的成本费用还能否创造出以前那样多的利润,也没人在意。等到企业扩张受阻,老板才会回头检讨效率低下的问题,扩张、低效、受阻、挖潜、再扩张……这大概是企业发展的周期律。
据统计,企业平均寿命为五年。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并非是因为一开始不赚钱而垮掉的。如果企业不赚钱,一般活不过两年。垮掉的企业绝大多数原本是赚钱的,它们是在赚钱后才垮掉的。具体经过无外乎赚钱后想赚更多的钱,于是盲目扩张,扩张后因为管理不善、市场变局等,企业应付不了,最后喜剧演成了悲剧。
企业高速增长期是不太在意管理效率与成本费用的,奋力往前冲,撕开口子、抓住机会能得到的更多。常言道,萝卜快了不洗泥,就是这个道理。企业一旦过了野蛮增长期,就需要从内部挖掘潜力了,提高运作效率、降低成本费用、提高人均产出,都会提上管理日程。
市场大洗牌后,能顽强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具备这三个特征:第一,企业有高品质的产品,有成熟的盈利模式;第二,企业有低成本、高效率的运营模式;第三,企业有应对极限场景的资金储备。
降成本与稳现金流是企业当下最应关注的两件事,因为这两件事关乎企业生死。危机之下,现金为王;危机之后,剩者为王。剩者就是胜者。企业要成为剩者,活下去是关键,至少应比同行活得更久。企业的最低战略与最高战略都是“活下去”。如同下围棋,气多一口,满盘皆活。现在这个时候,企业间的竞争就在比“气”,要想“气”长,应千方百计把钱省下来。
某国有能源企业财务总监曾表示,过去十年是煤矿企业的黄金十年,该企业每年利润几个亿。有钱了,企业相继并购了一些新矿,结果赶上了经济疲软,并购的新矿成了包袱。他感慨,如果前几年不买这些矿,企业现在要好过得多,要是把当时买矿的钱留下来,现在买矿,对价会小得多。这个例子告诉我们,一旦决策错了,后面要一再为这个错误买单。
企业如何扭亏,首先应判断这个企业有没有扭亏的必要。如果企业前景黯淡,无论怎么改进都不能实现盈利,这类企业不妨直接做清算处理。如果企业能通过卸除包袱、改进管理扭亏,那就应该尽快止血止损,如变卖劣质资产、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裁减冗员等。企业止血止损的过程要果断、干脆,心可以善,但刀要快。
如果经济持续下行,企业裁员会是一种普遍现象,这实在是一种多输的结果。裁员几乎都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,是企业最后的降本增效手段。裁员是一柄双刃剑,它的效果很明显,它的后果也很明显。裁员会打击士气,也会让企业的形象受损。在外人的眼里,裁员基本上是企业陷入困境、走下坡路的自我宣言。
当企业经营不善,资金链吃紧,打算卖掉一项资产自救时,是卖掉盈利的资产,还是卖掉亏损的资产呢?很多人会凭直觉回答:“当然要处理掉亏损的资产。”决策要真这么做就麻烦了!试想亏损的资产谁会要呢,谁能出高价要呢?企业要想翻身,还不如痛快地切一块“好肉”卖了,免得受“烂肉”拖累,“好肉”也变成“腐肉”了。

关于招待费的实际的业务处理和理论还是有点区别的,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会更细致琐碎,不是只把餐费笼统计入招待费这么简单。 01 招待费的范围 税法中,并未明确规...

问: 我是一家餐饮公司,为按月申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,由于对新出台政策不熟悉,2023年5月25日为客户开具了2万元的3%征收率增值税普通发票。5月实际月销售额为15万元,...

公司不开了怎么办?注销还是转让?或者一直零申报?别瞎来,已经有注销8年的公司被罚了!一起看下吧! 01 注销不是万能! 查到也会补税罚 款! 公司不想经营了怎么办?大...

公司为员工无偿提供的宿舍,对于公司而言,涉税问题如何处理?对于员工个人而言,是否涉及个人所得税呢? 一、增值税 1.是否可以抵扣进项税? 根据《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