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遂宁全力打好高温干旱防御应对“保卫战”述评
入选理由
2022年夏天,我市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,电力供应紧张,抗旱防高温形势较为严峻。面对高温干旱,全市上下齐心协力、科学统筹,全民开启“省电模式”,知名企业带头主动让电于民,保障居民生活所需。农业农村等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,启动提灌站、调度送水车、成立农机抗旱服务队伍、派出农技专家指导,全力以赴实现抗旱保丰收。工业企业想方设法抓生产,用电压力缓解后加快复工复产步伐。

2022年8月18日,安居区石洞镇双祠堂村大豆产业基地,村民在抗旱服务车的帮助下对大豆苗喷灌浇水,降低因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保证幼苗健康成长。全媒体记者 刘昌松 摄
去年夏天,我市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和罕见干旱天气,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温度、最少降水量、最大电力负荷“三最”叠加挑战,农业生产和人民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。
旱情就是命令,为最大程度减轻高温干旱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,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率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迅速行动,众志成城、齐心协力,打响了一场高温干旱防御应对“保卫战”。

市河东新区市政工程人员给高温炙烤下的绿植浇水降温。全媒体记者 钟敏 摄
干群协力抗旱保收 稳住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
一春一秋耕作成谷,一颗一粒积聚成仓,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。
面对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,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,迅速全面安排部署,压紧压实防旱抗旱责任链条,集聚各方力量抗旱保丰收。聚焦农机水利,全市启动1600余座提灌站,调度运水送水车8000余台(次),投入移动、微泵等抽水设施设备11.2万余台(套),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水。成立农机抗旱服务队伍220个,实行24小时“随叫随到”抗旱服务。聚焦田间管理,大力推进大春稳产增产,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、水利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,强化监测预警,做好旱情、墒情、雨情、水情监测预警,及时发出预警信息800余条。派出专家、技术人员854人次,指导抗旱14.38万亩、改种补种3.16万亩。出动植保专业合作社90个,统防统治面积84.2万亩次,大春病虫害发生面积同比减少22.3%。

种植户抽水抗旱,保水稻产量。 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 摄
一份辛勤汗水的付出,换来一份甘甜的收获。在全市各级党政、农业农村、水利、气象等部门干部职工与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下,2022年,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达419.95万亩,增长2.39%,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;产量达144.62万吨,增速位居全省粮食重点产区第三位。

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检查农作物受旱灾影响情况。全媒体记者 钟敏 摄
工业企业主动“让电于民” 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用电
“三最”叠加,每一度电都来之不易。“让老百姓的空调先转起来。”在电力保供处于最吃紧、最关键的阶段,我市工业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,让电于民。

家电配送员在烈日下配送空调。 全媒体记者 黄炎 摄
在四川欧莱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,机器轰鸣、热浪滚滚,发电机开足马力发出800千瓦电能,为产品生产线供电;在遂宁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,公司自备的一台7500千瓦天然气发电机组高速运转,自主发电的75%用于企业生产,其余反哺给市网供市民使用……全市工业应停尽停,仅保留部分保障设备安全的电源,同时采取自备发电等方式赶订单促生产,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这场高温电力保供战。
据统计,工业企业“让电于民”期间,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为60%。一“度”点滴汇江海,面对前所未料的困境,全市广大工业企业积极响应号召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广大群众为之动容,多家企业受到居民点赞。
全民开启“省电模式” 共克时艰战胜困难
党政机关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,带动公共机构、商业场所、在建项目等节约用电。各企事业单位多措并举省电办公,争当绿色节能践行者。

电力工人维护高温下的电力设施。 全媒体记者 李佳雯 摄
“节约来之不易的每一度电”刷屏了朋友圈,万家灯火不再那么璀璨,市民关了电灯,空调温度调到260C以上,甚至一家人挤在一间屋里打地铺。夜晚的市中心城区褪去“靓”装,暂停各类灯光秀,东平大道、通善大桥采取路灯单边供电,城区照明设施实施限电模式,缩短照明设施亮灯时间……
全面动员、全民参与、全力抗旱保供电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科学统筹下,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防暑抗旱保供工作有力开展,各项措施有力推进,全市上下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。
全力以“复”夺损失 加速刷新“进度条”
在全市上下拼经济、搞建设的关键期,前期的高温和缺电让遂宁工业生产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高载能企业、项目紧急实施停工停产。伴随极端高温天气的“撤离”,为推进项目顺利复工,我市陆续分行业、分区域恢复供电,按照“一企一策”制定推动项目复工举措,每周动态掌握项目进度,全过程服务重大项目用电需求。
随之,全市各行各业开启“加速”模式,托璞勒抢抓订单生产,制定专项激励措施,鼓励各岗位员工加班生产;英创力采取“白班+夜班”生产模式,确保生产设备24小时连续运转;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龙凤产教园区项目增加人员、材料、机械,加班抢抓施工进度……
在有序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,全市加快项目复工、企业复产步伐,千方百计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,努力把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。
在这个难忘的夏天,遂州儿女齐心协力应对高温与限电叠加、疫情与旱情交织,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拧成一股绳,爆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彰显了遂州儿女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!这种力量的背后,是事不避难、义不逃责的文化赓续,是守望相助、同舟共济的精神传承,是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。我们坚信,只要我们同心同德、同向同力,矢志不渝、砥砺前行,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!
